看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很感动,90后竹编匠人的兴趣生意,现在的繁华世界变得浮躁,真能沉寂下来的少之又少,这个也是小编在哔哩哔哩关注的Up主,传统手工艺产品,加油!!!
90后竹编匠人的兴趣生意
“传承千年的手艺,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脚踏实地的做。我是别人眼中的异类,自己心中的强者。”
这是90后竹编匠人刁宽在B站发布的第2条竹编短视频,记录竹编处理的一道工序——刮篾(把竹子表面刮光滑)。这条视频的播放量16.6万。继而,他记录竹编铃铛、首饰、二维码牌的视频,都在全网走红。
“很喜欢,怎么买”很多粉丝在问,刁宽索性开起了淘宝店,将传统竹编技法结合古代结绳工艺,开发了一系列竹编小物,受到年轻人喜爱。他希望竹编8000多年文化历史不能在90后这一代人失传。
刁宽的淘宝店也成了竹编工艺传承的窗口,爱好与事业也因此成为同一件事情,从最初的几千元收入到现在月入2-3万。刚忙完双11,刁宽和搭档早早地开始备货双12,并非一键订货,而是一根根地手工编织。
(以下是淘宝教育与刁宽的对话节选)
01:为什么会想从事竹编手艺?
我在大学的竹艺课上第一次接触竹编,从此便爱上,想作为一生的事业去研究。毕业之后没有去找工作,而是拜师浙江竹编工艺美术大师胡正仁师傅,学习非遗竹编手艺。
刚开始,师傅是劝退的,90%的竹编手艺人,都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去学竹编,因为很苦很累,也挣不到什么钱。另外我小时候右手被烫伤,双手不够灵活。最后靠坚持打动了师傅。
竹编对于我来说是像修行一样,在重复的手工中,让内心平静下来。
02:为什么会想到来淘宝创业?
我是2019年开的淘宝店,已经3年了。之前是在乌镇的一个工作室里面,做竹编普及类的课程设计,当时的收入几千块一个月。
最初是因为我发了很多视频在各大平台,从竹材处理,到一个成品的展现,偏向于传播竹文化。抖音积累了十几万粉丝,B站也有七八万的粉丝。有人喜欢我的作品,出于购买便捷,开了这家淘宝店,然后把短视频的流量引到淘宝上来。淘宝现在有四五万的粉丝,现在一个月平均下来在2到3万的收入。
我觉得电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你,去了解到你的产品。做电商之前,只有周围的人知道我在做竹编,后来淘宝各个群体、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看到我的产品。
03:做电商遇到过什么难处?
最困难的其实还是没有流量,产品卖不掉,收入会非常的低。刚开始一个月卖的产品不超过3000块,后来开始学习运营知识,坚持不懈地去发视频引流。比如说,在产品没人买的情况下,就去研究艺术的创作,或者是拍一些视频,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播两个小时直播。
04:店铺目前卖得最好的产品是什么?
竹编的耳坠,150多元一副,一个月能卖六七十单。
没看店铺后台数据前,总以为穿汉服的小姐姐、90后群体购买的会比较多。看了数据之后发现,居然是30-40岁的女性客户购买更多。因为她们有比较好的物质基础,对中国的竹编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,会比较喜欢我们的首饰。
有一些朋友还会特地来我们店铺挑选耳坠、发簪送给国外的朋友,国外的朋友收到之后感到很惊艳,觉得传统竹编手艺能做成这样的造型非常厉害。
今年双11总体算下来有两三万成交额,是成绩最好的一年。现在已经在为双12囤货了,今年双12的目标是3万左右。
05:近两年电商成绩慢慢变好,你觉得有哪些原因?
第一是店铺产品更丰富了,第二个是短视频,图文变得更精致,发的内容会更多一些,宣传力度更大了。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中国传统工艺,随着国潮风的兴起,我们的产品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。
手艺人做电商,不像工业大批量的生产,就一天可以做出几万个。他为了把每一款产品都要精益求精,可能一天只能做几个产品。买我们手工产品的客户群体也都是有一定的情怀,都是比较了解手艺这个文化的人。
06:传统工艺产品如何吸引年轻用户?
首先一定要精致,第二个要有设计感。现在年轻人做竹编的比较少,所以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拓展。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,去设计一些产品。比如说耳饰首饰一类,而不是停留在过去以农用器具为主。
我们的产品不是批发过来,也不是找别人代加工的,都是自己做的。它背后还蕴含着一些像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”的传统文化,随着年轻人对国潮风的热爱,我们的产品能被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支付宝转账赞助
微信转账赞助